想要永久将香港身份收入囊中,还需要根据各项计划的续签要求,完成续签且连续“通常性居住”满7年,才可申请转为香港永久居民身份。对于想拿香港永居的人来说,身份续签是头等大事,今天就来了解清楚香港身份续签最新政策及续签要求。
一、香港身份续签2025年最新政策
香港已经从抢人才过度到留人才阶段,所以港府现阶段非常重视人才续签情况,2024年年底至今,已经多次调整和公布香港身份续签政策,以下是11个香港身份续签政策,先看一眼:
1.香港身份续签审核趋严,必须亲自赴港:2024年起,所有非永居续签必须本人到港提交材料,疫情期远程申请政策取消。
2.高才A首次签证延长:高才A类大多为高收入的高管、企业主,港府延长首次签证期限2年到3年,是为了让这群人有更多时间安排子女赴港读书和自己赴港创业。
3.高才续签途径明确4种情形:高才续签要求从“获得本地雇佣或开办业务”的简单描述明确到“本地企业雇佣”、“赴港开办业务”、“非雇佣模式就业”、“非港企就业”四种情形,申请人续签更好“对号入座”。
4.高才续签网申系统提前至3个月:高才申请人递交申请续签时间提前至逗留签证到期前3个月,申请人有更多时间准备材料和进行补件。
5.香港优才计划增加“稳定收入”:优才续签明确表示要有“稳定收入”,意味着申请人要跟香港工作关联更密切,类似卖保险这种形式如果收入不稳定,较难续签。
6.香港高才续签要提前:入境处处长近期表示,高才激活身份后不去香港的2年,可能不计入永居时间。意味着香港身份续签需要提前规划,不可“临时抱佛脚”。
7.两种人才签证互转续签要求提高:入境处去年明确规定,人才签证临近续签少于6个月转其他人才政策,需要同时满足新人才签证申请条件+旧人才签证续签条件。
8.签证和续签费用上涨:3月起,香港身份申请和续签费用上涨,申请即交600元,签证费按天计算,180天内=600元/人次,超180天=1300元/人次。
9.人才留港重视【两址两单】:香港立法会议员尚海龙曾明确表示,抢人才不单止是发放身份证,还要看人才是否有住址证明、办公住址(两址)、是否有薪俸税单、利得税税单(两单)
10.空壳公司直接拒签:入境处的审核重点 从“形式证明”转向“实质贡献”,注册公司来续签的人才要重视真实业务、办公场地、持续运营等,空壳公司直接不通过。
香港身份2025年续签人数将爆发,各项人才政策预计续签人数超6万,入境处明确等到第二季尾,高才通计划约10000张签证到期,到时也将是高才续签爆发期。
二、香港身份续签要求:4种人才途径区别
通过香港人才政策获批后,首次签证期限一般是2年或3年,如果想要拿永居,就要维持身份有效期至少7年,所以需要在身份失效前进行续签。
1.香港身份不同人才政策续签要求
①香港优才续签:
续签模式:首次签证3年+续签3年+续签2年>7年,可申请永居。
续签要求:在香港定居、做经济贡献(受雇工作或创业自雇)
②香港高才通续签:
续签模式:A类首次签证3年+续签3年+续签2年>7年,可申请永居。BC类首次签证2年+续签3年+续签3年>7年,可申请永居
续签要求:在香港有工作且有稳定收入(受雇就业或创业自雇)
③香港专才续签:
续签模式:首次签证3年+续签3年+续签2年>7年,可申请永居。
续签要求:持续受雇(受雇港企或创业自雇)
④香港留学IANG签证续签:
续签模式:首次签证2年+续签3年+续签3年>7年,可申请永居
续签要求:在香港有工作且有稳定收入(受雇就业或创业自雇)
总结:
香港身份续签途径一般有赴港工作、定居、创业三种方式,其中不同身份要求不同,费用也不同
①定居续签:需在香港租房、买房、消费、送子女读书,留下生活痕迹。
②就业续签:在香港工作或跨境公司外派,证明工作关联并纳税。
③创业自雇续签:在香港注册公司/收购店铺开展业务,如果内地有业务,可成立香港公司,需要在港有真实业务和缴税。
三、如何规划香港身份续签?
01、了解香港身份续签要求和最新政策,优才高才专才留学,不同的人才引进门方式续签模式、方式和要求都不相同,上面已经为大家详细介绍。
02、制定香港身份续签时间线。根据续签要求和时间节点,制定好续签时间线,当然不是简单做一个时间线就可以了,其中涉及到很多专业和细节。什么时候该注册公司,什么时候需要入港,什么时候租房,为了达到续签目的,需要做什么,哪些是必须要做的,哪些是可有可无的,做了这些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,能够确保续签成功率达到多少, 这些都需要提前规划。
03、找一个靠谱的中介机构,很多精英朋友会选择中介公司协助办理续签手续,香港身份续签中介要找就找靠谱的,找案例丰富的大公司,更有保障。
对有续签需求的朋友来说,务必要尽早做好续签规划,准备充足的续签材料,才更有可能获得长时间续期。香港身份(优才/高才/专才/留学)续签一般可以续1-3年,如果你想知道自己一次能续签多长时间,不妨咨询空格移民老师评估下续签成功率。
No dat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