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,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任内第四份《施政报告》,以“深化改革、心系民生、发挥优势、同创未来” 为主题,围绕经济与民生两大主轴展开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解读2025年香港施政报告的主要内容。
《施政报告》开篇,首先回顾了本届特首上任3年以来的整体成绩:
• 公屋上楼周期平均等待时间由6.1年缩短至5.1年;
• 家庭月入中位数三年间增长约11%,增加3000港元;
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上升一位至世界第三;
整体竞争力上升四位至世界第三
一、投资移民政策放宽
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《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》中宣布优化“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”,这一政策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要求申请人在港投资不少于3000万港元,其中房地产投资额(无论是住宅或非住宅)目前最多只算入1000万港元。
特区政府会优化计划,具体包括两方面调整:
非住宅物业:可算入额由1000万港元提升至1500万港元,物业成交价则仍不受限制。
住宅物业:可算入额维持1000万港元,但可算入的住宅物业投资会放宽,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港元下调至3000万港元。
二、非本地生名额增加至50%
在教育方面,施政报告宣布了一项重大政策调整:资历院校非本地生限额比例增至50%。由2026/27学年起,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,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%增至50%。
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,亦由100%增至120%。李家超特别强调,政府每年提供15000个资助学额给本地生,该学额将会明确维持,不会减少,确保本地生入读资助课程的状况不变。
三、抢人才政策不停
人才引进政策方面,香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其中,高才通计划的申请续签率达55%且素质极高,在港主要从事创科、金融等行业。带来GDP收入约1.2%,且95%的高才收入在2万港元以上。
李家超表示,人才引进方向正确,政府将会持续推动人才计划,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来港发展和工作。
四、企业出海专班
为把握香港“走出去”的新机遇,施政报告宣布成立“内地企业出海专班”,由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督导。具体措施包括:整合投资推广署、香港贸易发展局及香港驻内地办事处,组成一站式平台,主动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“出海”。
推动银行业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,利用香港优势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,提供跨境金融解决方案;吸引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财资中心,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研究优化税务宽减措施。
五、「BUD 专项基金」
向「BUD 专项基金」注资14.3亿元,扩大资助地域范围,覆盖更多包括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在内的经济体。政府还加强宣传和协助企业透过“申请易”计划参与展览会和出口推广活动
以上就是今天【施政报告重点】,对于学生、家庭以及计划申请香港身份的群体而言,这份报告无疑带来了更多机会与便利。
如果您对香港身份有意向,可以咨询空格移民老师做个简单的评估,更能精准分析您适合通过优才、专才、高才、留学还是投资哪种途径获取香港身份。
No data
2025留学香港拿香港身份没你想的那么难!附香港12所大学研究生申请要求
内地生怎样才能去香港读书?从申请香港身份到赴港读书7步指南!